任何面向公众开放的网站都必须先完成ICP备案,否则即属违法上线,很多创业者第一次听到“ICP备案许可证”时,常把它与“ICP经营许可证”混为一谈,结果走了弯路,前者是“备案”,后者是“许可”;前者针对所有网站,后者只针对经营性网站,厘清概念后,才能真正理解“ICP备案许可证怎么办理”的完整逻辑。
先分清:备案还是许可
ICP备案(非经营性)由工信部及各省通信管理局负责,本质是“告知”,材料合规即可通过,ICP经营许可证(经营性)则属于前置审批,企业需先拿到《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》(B25类),才能合法开展收费电商、会员付费、广告分成等业务,若你的网站仅展示公司信息、不直接向用户收费,只需备案;若涉及在线交易,则必须“先许可、再备案”。

微信号:15321396264
添加微信好友, 获取更多信息
复制微信号
添加微信好友, 获取更多信息
复制微信号
备案的底层规则
- 主体要求:备案主体必须是在中国大陆注册的企业或年满18周岁的自然人,且域名已在国内完成实名认证。
- 接入要求:服务器必须放置在中国大陆境内,并通过具备IDC/ISP资质的接入商(阿里云、腾讯云、华为云等)提交,境外服务器无法备案。
- 一主体多域名:同一主体下,已备案成功的域名可共用备案号,新增域名只需“新增网站”流程,无需重新核验主体。
五步实战流程
- 购买云资源:在阿里云ECS或轻量应用服务器下单,系统会自动提示“未备案域名无法绑定”,点击“立即备案”进入控制台。
- 填写主体信息:企业需上传营业执照、法人身份证、域名证书;个人需上传身份证正反面、域名证书,注意:营业执照经营范围若含“投资”“金融”等敏感词,需额外提交前置审批文件。
- 真实性核验:接入商提供“幕布拍照”或“人脸识别”两种核验方式,2023年起,北京、上海已全面采用人脸识别,法人需用支付宝小程序完成眨眼、摇头动作,全程录像留档。
- 管局短信核验:提交后24小时内,法人及网站负责人会收到工信部12381短信,点击链接输入验证码,逾期视为放弃。
- 等待审核:各省通信管理局承诺20个工作日内完成,实际平均5-7天,通过后,备案号格式为“京ICP备XXXXXXXX号-X”,需在网站底部显著位置悬挂,并链接至工信部查询系统。
高频踩坑点
- 域名实名与备案主体必须一致:曾有人用A公司名义备案,域名却在B公司名下,直接被驳回。
- 前置审批误区:论坛、医疗、教育、新闻四类网站需先取得对应主管部门批文,否则即使普通备案也会被卡。
- 跨省迁移:若服务器从北京迁到上海,需在原接入商提交“取消接入”,再在新接入商做“接入备案”,期间网站需关停48小时,务必提前公告。
经营性网站的“双证”路径
若你的网站涉及在线支付,需先申请ICP经营许可证:
- 注册资本100万以上,无外资;
- 搭建符合等保三级要求的技术系统;
- 通过通信管理局的实质审查,周期60-90个工作日。
拿到许可证后,再登录备案系统做“经营性备案”,最终取得“京ICP证XXXXXXXX号”。
结语
ICP备案不是简单的“填表”,而是一场对域名、主体、服务器、业务范围的全链路合规体检,只有把备案逻辑、许可边界、前置审批、接入规则全部吃透,才能避免“网站上线即关停”的尴尬,在监管趋严的2024年,提前规划、一次做对,才是最低成本的创业姿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