未取得《营业性演出许可证》擅自从事营业性演出活动(如演唱会、话剧、音乐节、脱口秀等)属于违法行为,将面临以下法律后果:
行政处罚
- 责令停止演出:文化执法部门会立即叫停非法演出活动。
- 没收违法所得:包括门票收入、赞助费等所有与演出相关的收益。
- 罚款:
- 个人或单位:违法所得1倍以上5倍以下罚款;若无违法所得,处5万~10万元罚款(《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》第44条)。
- 情节严重(如多次违法、造成恶劣影响):罚款上限可提高,甚至吊销营业执照。
- 吊销其他资质:若涉及其他许可(如《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》),可能被一并吊销。
对责任人的处罚
- 直接责任人(如公司法人、演出组织者):可能被处1万~5万元罚款,并列入行业黑名单,5年内不得从事相关职业。
其他连带后果
- 场地提供方:若剧院、酒吧等场所明知无证仍提供场地,可能被连带处罚(罚款或停业整顿)。
- 演出人员:演员、歌手等可能被警告或禁演。
- 网络传播:若演出内容通过网络直播/录播,平台可能被要求下架并处罚。
刑事风险(极少数情况)涉及淫秽、暴力、危害国家安全等,可能触犯《刑法》,构成非法经营罪或传播淫秽物品罪,最高可处5年以上有期徒刑。
如何应对?
- 立即停止演出:避免加重处罚。
- 补办许可证:通过正规渠道向当地文旅局申请(需满足场地、资金、人员资质等条件)。
- 申诉或听证:若认为处罚不当,可在收到决定书后60日内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。
提示:即使免费演出,若通过广告、赞助等间接盈利,也可能被认定为“营业性”,建议提前咨询当地文旅局(电话:12318文化市场举报热线)。

微信号:15321396264
添加微信好友, 获取更多信息
复制微信号
添加微信好友, 获取更多信息
复制微信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