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备案

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备案是依据《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管理规定》(国家网信办等四部门令第9号,2022年3月施行)实施的一项强制性合规要求,旨在规范算法推荐服务,保障用户权益和社会公共利益,以下是关键要点:

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备案


适用范围

  • 主体:在中国境内提供算法推荐服务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(包括APP、网站、小程序等)。
  • 算法类型:需备案的算法包括:
    • 个性化推送类(如内容推荐、商品推荐)
    • 排序精选类(如热搜、榜单)
    • 调度决策类(如外卖、网约车派单)
    • 生成合成类(如AI生成内容、深度伪造)
    • 其他可能影响用户权益的算法。

备案流程

步骤1:判断是否需要备案

  • 若服务涉及公众舆论属性社会动员能力(如新闻、社交、短视频、电商等),通常需备案。
  • 可通过《算法推荐管理规定》第二条或咨询属地网信办确认。

步骤2:准备材料

  • 主体信息:营业执照、法人身份证、ICP备案证明等。
  • 算法信息
    • 算法名称、类型、基本原理(需技术说明,如模型架构、数据来源)。
    • 应用场景(如“短视频个性化推荐”)。
    • 可能产生的风险(如信息茧房、大数据杀熟)及防控措施。
  • 安全评估报告:需说明算法合规性(如用户标签管理、人工干预机制)。
  • 其他:用户协议、隐私政策(需明确算法使用规则)。

步骤3:提交备案

  • 入口:登录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备案系统(需注册账号)。
  • 流程
    1. 填写《算法备案表》(分“主体信息”和“算法信息”两部分)。
    2. 上传材料(PDF格式,需加盖公章)。
    3. 属地网信办初审(20个工作日内反馈)。 4 国家网信办复核(通过后发放备案编号)。

步骤4:公示与更新

  • 需在产品显著位置公示备案编号(如APP“设置-页面)。
  • 算法发生重大变更(如模型升级、应用场景变化)需30日内更新备案。

时间节点

  • 新服务:上线前需完成备案。
  • 存量服务:2022年3月1日前已上线的,需在2023年3月1日前补办(过渡期已结束,未备案需尽快补交)。

违规后果

  • 行政处罚:警告、罚款(最高10万元)、暂停服务、下架APP。
  • 典型案例:2023年,某短视频平台因未备案“个性化推荐算法”被网信办约谈并限期整改。

注意事项

  • 技术描述需平衡:既要体现专业性(如“基于协同过滤和深度学习的混合推荐模型”),又要避免敏感细节(如训练数据规模)。
  • 配合监管:备案后需按网信办要求提供算法运行日志、接受现场检查。
  • 国际企业:境外服务若面向中国用户,需通过境内实体备案。

官方渠道

  • 备案系统:https://beian.cac.gov.cn
  • 咨询电话:属地网信办(如北京市网信办:010-67676745)。

建议通过专业法律或技术团队协助备案,确保材料符合要求,如需进一步模板或案例参考,可联系属地网信办获取指引。

微信号:15321396264
添加微信好友, 获取更多信息
复制微信号
以上是对“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备案”的简单介绍,如果您有任何疑问,可以添加我们微信或者拨打电话:15321396264,免费咨询,专人1对1解答,北京壹点壹线咨询有限公司专业办理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、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、工商注册、知识产权等一站式企业服务平台,竭诚为您服务。

内容版权声明:除非注明,否则皆为本站原创文章。

转载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icp-1.com/zixun/9397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