未持有《营业性演出许可证》的公会(或机构)若从事营业性演出活动(如直播打赏、线下演出、艺人经纪等),属于非法经营,可能面临以下法律风险:
法律后果
- 行政处罚:
根据《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》第44条,无证经营演出活动的,由文旅部门取缔演出、没收违法所得,并处违法所得8-10倍罚款(无违法所得的,最高罚10万元)。 - 平台封禁:
抖音、快手等平台要求公会必须上传《营业性演出许可证》,否则可能清退公会或冻结主播收益。 - 刑事责任:
若涉及金额较大或造成恶劣影响,可能构成《刑法》第225条“非法经营罪”,最高可处5年以上有期徒刑。
哪些情况需要许可证?
- 直播公会:组织主播进行打赏、付费表演(如连麦PK、才艺展示);
- 线下演出:主办或承办演唱会、话剧、音乐节等;
- 艺人经纪:签约艺人并安排商业演出活动。
如何合规?
- 办理许可证:
向当地文旅局申请,需满足以下条件:- 营业执照经营范围含“演出经纪”;
- 有3名以上持证演出经纪人;
- 有固定办公场所。
(审批周期约20个工作日,费用因地而异)
- 挂靠合作:
短期可挂靠持证的演出经纪公司,但需签订协议明确责任,避免被认定为“变相出租许可证”(同样违法)。
立即行动建议
- 自查业务:若涉及打赏分成、演出组织,立刻停止活动;
- 咨询律师:评估现有合同(如主播协议)的合法性;
- 申请资质:通过正规渠道办理许可证,或转型为纯内容制作方(不涉及演出组织)。
提示:2023年文旅部已加强直播行业监管,无证公会可能成为重点整治对象,建议优先合规化,避免主播和资金风险。

微信号:15321396264
添加微信好友, 获取更多信息
复制微信号
添加微信好友, 获取更多信息
复制微信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