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线前:平台“出生证”

-
ICP备案(非许可)
域名备案,境内服务器,缺一不可;3–20个工作日,免费。
微信号:15321396264
添加微信好友, 获取更多信息
复制微信号 -
公安联网备案
服务器开通之日起30日内完成,属地网安;逾期罚款1万元起。 -
ICP经营许可证(B25类)
只要平台向用户“收钱”(付费解锁、会员、打赏、广告位),就必须办;
注册资本≥100万元,3名社保人员,审批45–60个工作日。 -
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(“文网文”)
短剧属于“网络表演剧目”,必须办;
经营范围须含“网络演出剧(节)目”,注册资本≥100万元,8名大专以上员工,审批20–30个工作日。
注意:2024年起,各省对“小程序短剧”也强制要求文网文,无例外。 -
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(“广电证”)
平台自产、自制、联合出品短剧,必须办;
3名影视相关专业人员+作品版权证明,审批15–20个工作日。
若只做“纯聚合、不拍摄”,可暂时不办;但一旦“联合出品”“署名出品方”就要补。 -
网络视听许可证(AVSP)
国版“视听证”已停发,民营拿不到,实务中用“备案”代替:
在“网络视听节目备案系统”(广电总局)做“机构备案+剧目备案”,取得备案号后方可上线。
2024年4月新规:单部短剧必须先取得“规划备案号”,再取得“上线备案号”,否则平台会被下架小程序。 -
营业性演出许可证
若短剧含“现场直播”“观众打赏互动”且演员真人出镜(含录播后打赏),被认定为“经营性网络演出”,需补此证;
多数短剧是“录播+付费解锁”,可暂不办,但直播带剧模式必须补。
运营中:内容“安全带”
-
网络剧片发行许可证(“网标”)
2023年6月起,网络微短剧实行“网标”管理,片头须加“网络剧片发行许可证(微短剧)”编号。
流程:先规划备案→拍摄→上线备案→审核通过→下发网标。
周期:10–30个工作日;未取得网标的剧目,平台不得上线,否则按“非法发行”处罚,罚款5–10倍经营额。 -
版权链完整
剧本、音乐、字体、肖像、商标、改编授权,须可溯源;
平台需建立“版权审核台账”,总局抽查,缺一项即可下架全剧。 -
未成年人保护
上线前完成“青少年模式”接口对接,内容分级标签;
打赏、充值必须开启“二次确认+限额”,否则按《未成年人保护条例》顶格处罚50万元。
变现环节:支付与广告
-
小程序微短剧“付费解锁”
必须走微信/支付宝“虚拟支付”通道,需要:- ICP经营许可证(已含)
- 微信小程序“文娱-微短剧”类目:额外上传“文网文+备案号+网标”
- 抖音小程序:需《网络视听备案回执》+《文网文》+《广电证》
-
广告变现(信息流/贴片)
平台若自建广告系统,还需:- 广告经营许可证(已并入营业执照范围,无需单独证)
- 若对接巨量引擎、腾讯广告,只需《ICP证》+《文网文》即可开户。
-
资金存管(可选但强烈建议)
单部剧充值金额超过1000万元,平台须与银行签订“资金存管协议”,防止“爆雷跑路”;
部分省份(广东、浙江)已把存管作为年检前置条件。
合规优先级(创始人版)
阶段0:先把公司注册在“影视类园区”(海口、东阳、象山),可享绿色通道。
阶段1:ICP备案 → 公安联网备案(7天)
阶段2:ICP经营许可证 + 文网文(同步办,30天)
阶段3:广电证(若自制)+ 网视听备案系统开户(7天)
阶段4:剧目规划备案 → 拍摄 → 上线备案 → 网标(15–30天)
阶段5:小程序类目申请 → 支付接口 → 上线投流
常见踩坑
- “我们只提供技术,内容由合作方出”——平台仍被认定为“网络演出剧经营单位”,必须办文网文。
- “短剧每集不到10分钟,不用网标”——2024年起,单集1分钟也要网标,总局已发通报。
- “先上线再补证”——微信/抖音小程序一旦因无证被下架,主体进入黑名单,90天内不得再注册新小程序。
- 用“外地文网文”在“北京”上线——北京、上海、浙江已要求“属地化”,必须重新在当地做迁入或新办。
一句话总结
2024年做短剧平台,ICP+文网文+网视听备案+网标是“四件套”,缺一个都上不了线;自制再加广电证,直播带剧再加演出许可证,先办证、再拍剧、后上线,顺序不能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