环评检测(环境影响评价检测)是指在项目规划、建设或运营前,通过科学手段监测和评估其对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,为环保决策提供依据,根据检测目的、阶段和对象的不同,主要分为以下几类:
按评价阶段分类
- 现状监测(背景值监测)
在项目启动前,对项目所在地的环境基线数据进行监测(如空气、水质、噪声、土壤等),作为后续对比的基准。 - 影响预测监测
通过模型或实验模拟项目建成后可能产生的污染(如废气扩散、废水排放对水体的影响)。 - 验收监测(“三同时”验收)
项目建成后,检测环保设施是否达到设计标准(如废气处理效率、废水排放浓度)。 - 后评价监测(跟踪监测)
项目运营后,定期监测实际环境影响,验证前期预测是否准确,并提出补救措施。
按环境要素分类
- 大气环境监测
检测SO₂、NOx、PM2.5、VOCs等污染物,评估对空气质量的影响。 - 水环境监测
包括地表水(河流、湖泊)、地下水、海水,检测COD、BOD、重金属、石油类等。 - 土壤环境监测
检测重金属(如铅、镉)、有机污染物(如农药、多环芳烃)及pH值等。 - 噪声与振动监测
评估交通、工业设备产生的噪声是否符合《声环境质量标准》。 - 生态监测
调查植被覆盖率、生物多样性、珍稀物种栖息地变化等。 - 固废与危废监测
分析一般固废(如生活垃圾)和危险废物(如化工废渣)的成分及处置影响。
按行业分类
- 工业类(化工、钢铁、造纸等):侧重废气、废水、危废。
- 交通类(公路、铁路、机场):侧重噪声、尾气、生态破坏。
- 能源类(火电、风电、核电):侧重大气、辐射、温排水。
- 矿业类:侧重土壤、地下水、尾矿库风险。
特殊类型
- 环境风险监测
针对突发事故(如化学品泄漏)的应急监测,评估短期高强度污染的影响。 - 累积影响监测
多个项目叠加对环境的长期累积效应(如区域开发导致流域污染加剧)。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