政策背景与目标
- 提出时间:2011年工信部首次提出“专精特新”概念,2018年升级为国家级战略。
- 核心目标:
- 到2025年培育1万家专精特新“小巨人”企业(截至2023年已公示2万家)。
- 重点突破工业“四基”(核心基础零部件、关键基础材料、先进基础工艺、产业技术基础)领域短板。
企业认定标准(2023年新版)
| 维度 | 具体要求 |
|---|---|
| 专业化 | 主营业务收入占比≥70%,深耕特定细分市场≥3年。 |
| 精细化 | 拥有管理体系认证(如ISO9001),主导产品细分市场占有率≥10%。 |
| 特色化 | 拥有自主品牌,产品具有独特性或进入龙头企业供应链。 |
| 新颖化 | 研发投入占比≥3%,拥有有效发明专利≥2项或实用新型专利≥5项。 |
| 硬性门槛 | 上年度营收≥5000万元(部分领域可放宽),无重大失信记录。 |
政策支持体系
(1)资金奖励
- 国家级“小巨人”:中央财政一次性奖励100-200万元(2023年提高至300万元)。
- 地方叠加:如上海额外奖励30万元,深圳最高50万元。
- 重点小巨人:对产业链关键企业追加1000万元补贴(2023年新设专项)。
(2)融资支持
- 北交所上市:专精特新企业上市审核“绿色通道”,截至2023年北交所40%上市企业为“小巨人”。
- 专项贷款:国家开发银行设立1000亿元专项额度,利率低至5%。
- 知识产权质押:专利质押融资风险补偿基金(如北京单笔最高2000万元)。
(3)产业链配套
- 链主企业对接:工信部推动“小巨人”与华为、比亚迪等链主企业签订长期采购协议。
- 应用场景开放:政府优先采购专精特新产品(如北京地铁闸机采购本土企业人脸识别模块)。
(4)人才与数字化
- 人才补贴:深圳对引进的博士给予20万元生活补贴。
- 数字化转型:中央财政补贴30%数字化改造费用(如使用用友、金蝶等工业软件)。
2023-2024年最新动态
- 扩容提质:2023年第五批“小巨人”公示3671家,重点向半导体、新能源、生物医药倾斜。
- 区域集群:新增15个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(如苏州纳米新材料集群)。
- 国际化:设立“一带一路”专精特新合作区(成都已落地首个试点)。
企业申报建议
- 路径:省级“专精特新”→国家级“小巨人”→重点“小巨人”(逐级申报)。
- 关键材料:需提交市场占有率证明(第三方机构报告)、与大企业配套合同、研发项目清单。
- 时间窗口:每年4-5月开放申报,通过工信部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平台提交。
政策查询渠道
- 官网:工信部中小企业局(https://www.miit.gov.cn/)
- 地方平台:如“上海市企业服务云”“广东省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”。
如需进一步了解某一领域(如申报实操、地方细则或产业链机会),可具体提问。
以上是对“专精特新政策”的简单介绍,如果您有任何疑问,可以添加我们微信或者拨打电话:15321396264,免费咨询,专人1对1解答,北京壹点壹线咨询有限公司专业办理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、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、工商注册、知识产权等一站式企业服务平台,竭诚为您服务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