商标审查的分类及具体内容

商标审查是商标注册流程中的核心环节,其分类和内容因国家/地区法律差异而有所不同,但通常可分为 形式审查实质审查 两大类,以下以中国《商标法》及国际通行规则为基础,系统梳理商标审查的分类及具体内容:

商标审查的分类及具体内容


形式审查(程序性审查)

目的:确保申请文件符合法定要求,决定是否受理。

微信号:15321396264
添加微信好友, 获取更多信息
复制微信号
  1. 申请文件完整性

    • 申请书、商标图样、商品/服务清单是否齐全;
    • 申请人身份证明(如营业执照、身份证)是否有效;
    • 代理委托书(如委托代理机构)是否合规。
  2. 分类与费用

    • 商品/服务是否按《尼斯分类》正确填报;
    • 申请费、类别费是否足额缴纳。
  3. 优先权与基础申请

    • 主张优先权的,是否提交首次申请文件副本(6个月内);
    • 国际注册(如马德里体系)是否指定中国并附中文译本。

结果

  • 合格:下发《受理通知书》;
  • 不合格:补正(30日内)、不予受理或驳回(如未补正)。

实质审查(实体性审查)

目的:评估商标是否具备注册条件,排除法律禁止情形。
核心分类及内容

绝对理由审查(商标本身缺陷)

  • 禁用条款(《商标法》第10条)

    • 国家名称、国旗、国徽、红十字等官方标志;
    • 带有民族歧视性、欺骗性或有害道德风尚的内容(如“特朗普”商标被驳回)。
  • 缺乏显著性(第11条)

    • 通用名称(如“苹果”用于水果)、描述性词汇(如“超柔软”用于纺织品);
    • 过于简单的图形(如单一字母“A”无设计)。
  • 功能性或三维标志

    商品自身性质决定的形状(如轮胎的圆形)、技术功能所需形状(如键盘按键布局)。

相对理由审查(与在先权利冲突)

  • 相同/近似商标(第30条)

    • 与已注册/初步审定商标在相同/类似商品上构成相同或近似(如“哈啰” vs “哈罗”单车);
    • 跨类保护:驰名商标可跨类别阻却注册(如“华为”阻却“华为”马桶商标)。
  • 在先权利冲突

    著作权(如未经授权使用他人美术作品)、外观设计专利、姓名权(如“乔丹”案)、字号权(如“同仁堂”)。

  • 恶意抢注

    • 代理人/代表人抢注被代理人商标(《巴黎公约》第6条之七);
    • 抢注他人已使用并有一定影响的商标(如“茶颜悦色”诉“茶颜观色”)。

特殊类型商标审查

  • 集体/证明商标

    审查主体资格(如行业协会)、使用管理规则(地理标志需证明商品来源)。

  • 声音/颜色组合商标

    声音商标需审查是否具有显著性(如QQ提示音“嘀嘀嘀嘀嘀嘀”经长期使用获注册)。


补充审查程序(部分国家适用)

  • 异议程序:公告期内(中国3个月),第三方可基于相对理由提出异议。
  • 分割申请:部分商品被驳回时,可分割通过部分先行注册。

国际差异提示

  • 美国:需审查“实际使用”或“意图使用”证据;
  • 欧盟:无相对理由审查,依赖异议程序;
  • 日本:对汉字商标审查更严格(如“樱花”可能被认定为描述性)。

总结流程图

申请提交 → 形式审查(1个月)→ 实质审查(6-9个月)→ 公告(3个月)→ 注册/异议

如需针对具体案例(如驳回通知书分析)或国际注册策略,可进一步细化讨论。

以上是对“商标审查的分类及具体内容”的简单介绍,如果您有任何疑问,可以添加我们微信或者拨打电话:15321396264,免费咨询,专人1对1解答,北京壹点壹线咨询有限公司专业办理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、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、工商注册、知识产权等一站式企业服务平台,竭诚为您服务。

内容版权声明:除非注明,否则皆为本站原创文章。

转载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icp-1.com/zixun/10198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