企业商标品牌保护“七攻略”
——从确权到维权、从国内到海外的系统打法

-
确权前置:注册先行,类别“宽”布局
• 产品未动,商标先行:研发立项前即做可注册性检索(近似、跨类、不良影响)。
• 45类“核心+关联+防御”三维布局:核心产品类、上下游关联类、电商/广告类、未来3年可能扩张类,再留2–3个全类防御。
• 文字、图形、英文、拼音、口号、包装立体注册,防止“拆解式”侵权。
微信号:15321396264
添加微信好友, 获取更多信息
复制微信号 -
监测预警:把侵权“扼杀”在公告期
• 每月自动监测商标公告(国知局、WIPO、马德里体系)。
• 对近似商标提异议、无效宣告,成功率在初审阶段最高,成本最低。
• 建立“黑名单库”:把同业抢注人、知产代理黄牛、海外“商标蟑螂”列入重点监控。 -
海外同步:马德里+重点国单独注册
• 马德里体系一次申请覆盖100+成员,但审查标准差异大;对销量TOP5国家单独委托当地律师再注册,防止“中心打击”。
• 海关备案:在欧盟、美国、东盟进行海关知识产权备案(EU AFA、US CBP e-Recordation),实现边境扣货。 -
合同锁链:上下游、经销商、OEM全链条确权
• OEM/ODM合同必须加入“商标权属、禁止贴牌、违约赔偿”条款。
• 经销商协议写明“不得反向注册、不得抢注近似域名”。
• 离职员工竞业限制+商标转让回授条款,堵住“内鬼”。 -
线上围剿:平台投诉+“算法”反侵权
• 阿里、京东、拼多多、抖音、亚马逊Brand Registry全部开通“白名单”账号,实现“一键删除”。
• 利用图像识别(TinEye、百度识图)批量抓取盗图店铺;用爬虫监控关键词“同款”“原厂尾单”。
• 对恶意店铺同步发起“不当得利”民事诉讼,索赔销售额3倍。 -
线下打击:行政+刑事+海关三线并进
• 行政:市场监管局查处假冒,15–30天即可出具处罚决定,快速下架。
• 刑事:案值≥5万元即可立案,公安经侦“集群战役”端窝点。
• 海关:备案后,侵权货物出口即扣;提供真假对比图、授权书模板,提高扣货效率。 -
资产增值:商标金融化与品牌溢价
• 商标质押融资:与银行、担保机构合作,核心商标评估后最高可贷评估值50%。
• 驰名商标认定:通过行政案件或法院个案认定,获得跨类保护及1–3倍惩罚性赔偿。
• 品牌联名、授权许可:建立“商标许可备案+防伪码追溯”,既收许可费又防假货。
一句话总结:
“先布好地雷阵(注册),再装好监控器(监测),最后备好机关枪(维权)”,让商标从成本中心变成利润发动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