公司经营范围是公司章程和营业执照中必须载明的核心事项,其确定需兼顾“法律允许”与“业务需求”两大原则,具体确定流程和注意事项如下:
法律依据
- 《公司法》第12条:经营范围由公司章程规定,需依法登记,用语需参照《国民经济行业分类》标准。
- 《企业经营范围登记管理规定》:明确禁止或限制经营的项目(如金融、医疗、教育等)需取得前置/后置审批。
确定步骤
业务梳理
- 核心业务:明确公司主营业务(如软件开发、餐饮服务等)。
- 未来拓展:预留1-2个可能涉及的相关领域(如“技术咨询”“进出口代理”)。
- 避免过度宽泛:如“全品类经营”可能被驳回,需具体化(如“电子产品销售”而非“销售所有商品”)。
行业分类匹配
- 登录国家统计局官网下载《国民经济行业分类》(GB/T 4754-2017),选择对应的中类或小类代码。
示例:- 互联网零售 → “F5292 互联网零售”
- 人工智能软件开发 → “I6513 应用软件开发”
审批项目核查
- 前置审批:如“烟草销售”需先办《烟草专卖许可证》。
- 后置审批:如“食品经营”可先注册,后办《食品经营许可证》。
查询途径:各地市场监管局官网的“经营范围库”或“审批事项目录”。
登记与调整
- 首次登记:通过企业登记系统(如“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”平台)提交,系统会提示是否需审批。
- 后续变更:需股东会决议+章程修正案+登记机关备案(如新增“医疗器械销售”需补充许可)。
常见误区
- 误区1:“写越多越好” → 可能导致税种核定复杂(如“房地产开发”会触发土地增值税)。
- 误区2:“参考同行照抄” → 同行可能有特殊资质(如“教育培训”需办学许可证)。
- 误区3:“用口语化表述” → 如“跑腿服务”应规范为“外卖递送服务(F5225)”。
实用工具推荐
- 经营范围规范表述查询系统(国家市场监管总局):输入关键词自动匹配标准表述。
- 地方政务服务网(如“上海一网通办”):提供行业许可清单和模板。
示例参考
| 行业类型 | 规范表述(部分) | 备注 |
|---|---|---|
| 科技类 | “技术开发、技术转让、技术咨询” | 无需审批 |
| 餐饮类 | “餐饮服务(不产生油烟)” | 需《食品经营许可证》 |
| 进出口类 | “货物进出口、技术进出口” | 需海关备案 |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