医疗器械的分类体系在不同国家/地区有所差异,但核心逻辑相似:按风险等级从低到高划分,同时结合产品用途、侵入程度、使用时长等因素,以下是全球主要分类体系的对比和详解:

中国(NMPA分类)
中国采用三级分类,基于《医疗器械分类目录》(2017版):

微信号:15321396264
添加微信好友, 获取更多信息
复制微信号
添加微信好友, 获取更多信息
复制微信号
- Ⅰ类:低风险,常规管理即可(如纱布、压舌板)。
备案制:市级药监部门备案。 - Ⅱ类:中等风险,需严格控制(如血压计、缝合针)。
注册制:省级药监部门审批。 - Ⅲ类:高风险,需植入或维持生命(如心脏起搏器、血管支架)。
注册制:国家药监局(NMPA)审批。
分类依据:
- 结构特征:有源/无源、接触人体部位(皮肤/腔道/中枢)。
- 使用形式:短期使用(<30天)或长期使用(>30天)。
- 关键参数:是否植入、是否具有能量(如激光、电刺激)。
美国(FDA分类)
美国FDA将医疗器械分为三级(Class I/II/III):
- Class I:低风险(如牙刷、弹性绷带)。
510(k)豁免:多数产品无需上市前通知。 - Class II:中等风险(如CT机、输液泵)。
510(k)申请:需证明与已上市产品等效(Predicate Device)。 - Class III:高风险(如人工心脏瓣膜、植入式除颤器)。
PMA(Premarket Approval):需临床试验数据。
特殊分类:
- De Novo路径:针对无先例的创新器械(如AI辅助诊断软件)。
- 组合产品:如药物洗脱支架,需同时评估器械和药物部分。
欧盟(MDR 2017/745)
欧盟采用四级分类(Class I/IIa/IIb/III),基于风险递增:
- Class I:非侵入性器械(如轮椅、检查手套)。
自我声明:制造商自行合规。 - Class IIa:短期侵入(如导管、牙科填充材料)。
公告机构(Notified Body)审核。 - Class IIb:长期侵入或潜在高风险(如呼吸机、骨科植入物)。
严格技术文档+临床评估。 - Class III:最高风险(如心脏支架、可吸收缝合线)。
全面临床数据+专家委员会评审。
新增规则:
- 软件分类:诊断用AI软件可能归为IIa类以上。
- 纳米材料:含纳米技术的器械需额外评估。
其他关键差异点
| 维度 | 中国 | 美国 | 欧盟 |
|---|---|---|---|
| 分类更新 | 目录制(静态) | 指南+判例(动态) | 法规+通用规范(动态) |
| 临床要求 | Ⅲ类需临床试验 | PMA需临床数据 | III类需临床研究 |
| 软件管理 | 独立软件按Ⅱ/Ⅲ类 | 按预期用途分级 | 按诊断/治疗风险分级 |
快速判断技巧
- 看侵入性:非接触(Ⅰ类)→皮肤/黏膜(Ⅱ类)→植入血液/中枢(Ⅲ类)。
- 看能量来源:无源(如钳子)风险低于有源(如电刀)。
- 看使用时间:短暂使用(<60分钟)风险低于长期植入(>30天)。
胰岛素笔针头在中国为Ⅲ类(侵入血液)、美国为Class II、欧盟为IIa类。
如需具体产品分类,可进一步提供国家或器械名称,我会协助细化分析。
以上是对“医疗器械是如何进行分类的”的简单介绍,如果您有任何疑问,可以添加我们微信或者拨打电话:15321396264,免费咨询,专人1对1解答,北京壹点壹线咨询有限公司专业办理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、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、工商注册、知识产权等一站式企业服务平台,竭诚为您服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