商标被恶意抢注了,该怎么办

立即收集证据

  • 证明恶意:收集抢注方明知/应知你商标的证据(如合作记录、邮件、展会照片、销售发票等)。
  • 使用证据:整理你方在抢注前已使用该商标的证据(广告、合同、媒体报道等),证明在先使用及影响力。
  • 抢注方信息:查询其是否批量抢注、是否曾高价兜售(可通过商标局数据库或代理机构调查)。

法律途径反击

(1)商标异议(抢注商标未核准注册)

  • 时限:初审公告后3个月内(中国《商标法》第33条)。
  • 理由
    • 抢注人系代理人/代表人(《商标法》第15条);
    • 抢注商标与你方在先使用并有一定影响的商标相同/近似(第32条);
    • 抢注人恶意囤积商标(第4条、第44条)。

(2)无效宣告(已注册)

  • 时限:注册后5年内(驰名商标不受限)。
  • 关键:证明抢注人恶意(如第44条“以欺骗手段或其他不正当手段取得注册”)。

(3)撤三(连续三年未使用)

  • 若抢注商标满3年未使用,可申请撤销(《商标法》第49条),但需防范对方伪造使用证据。

(4)诉讼

  • 民事诉讼:起诉抢注方侵权或构成不正当竞争(《反不正当竞争法》第6条)。
  • 行政诉讼:对商标局裁定不服时,向法院起诉。

行政与刑事手段

  • 工商举报:向市场监管部门举报恶意抢注及囤积行为(《规范商标申请注册行为若干规定》第8条)。
  • 刑事报案:若抢注方以敲诈为目的(如索要高额转让费),可能涉嫌敲诈勒索罪。

防御性措施

  • 补充注册:在关联类别或核心类别重新申请,防止扩大损失。
  • 海关备案:若涉及进出口,可向海关备案阻止侵权商品流通。
  • 监测预警:委托代理机构定期监控商标公告,及时发现新抢注。

国际抢注应对

  • 马德里体系:通过马德里国际注册延伸保护。
  • 当地法律:如在海外被抢注,依据当地法律提异议(如美国可用《兰哈姆法》第2(a)条“欺诈性注册”)。

关键提示

  • 时效优先:异议和无效宣告的时限极短,务必在法定期限内行动。
  • 专业支持:委托知识产权律师制定策略,尤其涉及驰名商标或跨类保护时。
  • 和解谈判:若证据不足,可协商转让,但需警惕“敲竹杠”。

示例:2021年“茶颜悦色”在韩国被抢注,通过提交在先使用证据(中国门店影响力、韩国代购记录)及抢注方批量注册行为,成功无效宣告。

商标被恶意抢注了,该怎么办

遇到此类问题,建议立即联系专业代理机构或律师,避免错过维权窗口期。

微信号:15321396264
添加微信好友, 获取更多信息
复制微信号
以上是对“商标被恶意抢注了,该怎么办”的简单介绍,如果您有任何疑问,可以添加我们微信或者拨打电话:15321396264,免费咨询,专人1对1解答,北京壹点壹线咨询有限公司专业办理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、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、工商注册、知识产权等一站式企业服务平台,竭诚为您服务。

内容版权声明:除非注明,否则皆为本站原创文章。

转载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icp-1.com/zixun/10227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