外商投资法实施条例

立法背景

《外商投资法》于2020年1月1日取代“外资三法”(《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》《外资企业法》《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》),确立了新型外商投资法律框架。《实施条例》作为配套细则,细化法律条款,增强可操作性。

外商投资法实施条例


明确“外商投资”定义

  • 范围:包括外国投资者直接在中国境内投资设立企业、取得股权/资产、新建项目等,涵盖货币、实物、知识产权等多种出资形式。
  • 穿透原则:明确“实际控制人”标准,防止通过多层架构规避监管。

负面清单管理制度

  • 全国统一:负面清单由国务院发布,禁止或限制投资的领域以清单为准,清单外“非禁即入”。
  • 许可审批:负面清单内领域需办理准入许可,许可条件不得高于中国投资者。

投资促进与保护

  • 平等适用政策:外商投资企业依法平等适用国家支持企业发展的各项政策(如税收优惠、补贴)。
  • 征收补偿:明确征收须符合公共利益,补偿应“及时、充分、有效”。
  • 技术转让:禁止行政机关强制技术转让,技术合作基于自愿原则。

信息报告制度

  • 初始报告:外国投资者或企业需在设立或变更后30日内提交投资信息。
  • 年度报告:每年1月1日至6月30日通过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报送年报。
  • 处罚机制:未如实报告可被责令限期改正,逾期罚款10万-50万元。

过渡期安排

  • “外资三法”企业:2020年1月1日前设立的外商投资企业,可在5年内(2024年底前)依法调整组织形式、组织机构等,与《公司法》衔接。

投诉与维权机制

  • 投诉受理:县级以上政府应指定部门或机构受理外商投资企业投诉,处理时限一般不超过60日。
  • 国际争端解决:允许通过国际仲裁、外交途径等解决争议。

亮点与影响

  • 简化流程:取消合同章程审批,改为信息报告制,降低行政成本。
  • 强化公平竞争:明确政府采购、标准制定等领域不得歧视外资企业。
  • 衔接国际规则:借鉴CPTPP等国际协定,体现高水平开放承诺。

配套文件

  • 《外商投资信息报告办法》(商务部、市场监管总局):细化信息报告操作。
  • 《外商投资安全审查办法》(2020年):涉及国家安全的投资需接受审查。

查询渠道

  • 文本全文:可通过中国政府网(www.gov.cn)或商务部官网(www.mofcom.gov.cn)查询。
  • 地方配套:各省(如上海、广东)出台地方性实施条例,可结合地方优惠政策参考。

如需具体条款或案例解读,可进一步提供需求。

微信号:15321396264
添加微信好友, 获取更多信息
复制微信号
以上是对“外商投资法实施条例”的简单介绍,如果您有任何疑问,可以添加我们微信或者拨打电话:15321396264,免费咨询,专人1对1解答,北京壹点壹线咨询有限公司专业办理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、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、工商注册、知识产权等一站式企业服务平台,竭诚为您服务。

内容版权声明:除非注明,否则皆为本站原创文章。

转载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icp-1.com/zixun/10302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