定义与法律属性
-
公司资本(Capital)
法律概念,指公司章程中载明的、由股东出资构成的注册资本(如《公司法》中的“股本”),注册资本需经工商登记,体现股东对公司的永久性投资承诺,非经法定程序(如减资)不得随意撤回。
示例: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000万元,股东认缴但未必实缴。
-
公司资金(Funds)
会计概念,指公司实际拥有或控制的货币形态资产,包括现金、银行存款、短期投资等流动性资源,资金可来源于资本、借款、经营收入等,具有动态性(如每日收支变化)。
微信号:15321396264
添加微信好友, 获取更多信息
复制微信号
核心关系:来源与运用
-
资本是资金的初始来源之一
股东实缴的注册资本(如1000万中的已缴500万)直接转化为公司资金,但资金还可能来自债务融资(如银行贷款)、经营积累(未分配利润)等,这些不属于资本范畴。 -
资金运用影响资本结构
若公司用资金回购股份(减资),会导致注册资本减少;若盈利转增资本(如利润转股本),则资本增加但未必伴随资金变动(仅为所有者权益科目调整)。
关键差异与实务影响
| 维度 | 公司资本 | 公司资金 |
|---|---|---|
| 法律约束 | 受《公司法》严格约束(如最低限额、减资程序) | 无硬性限制,由经营需求决定 |
| 会计处理 | 体现在资产负债表“所有者权益”项下 | 体现在“流动资产”中的货币资金 |
| 流动性 | 永久性(除非清算) | 高度流动(每日变动) |
| 风险承担 | 股东以认缴资本为限担责 | 资金短缺可能导致流动性危机 |
典型案例:资本≠资金
- 认缴制下的空壳公司:注册资本1亿元(资本),但股东未实缴,公司账户仅10万元(资金),此时资本是“纸面承诺”,资金才是实际可支配资源。
- 盈利企业:某科技公司注册资本100万元(资本),但累计盈利导致账面资金达5000万元(资金远超资本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