商标侵权需要承担的法律责任主要包括民事责任、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三类,具体责任形式及法律依据如下:

民事责任(《商标法》第63条)
侵权人需对商标权人承担损害赔偿等民事责任,具体包括:

微信号:15321396264
添加微信好友, 获取更多信息
复制微信号
添加微信好友, 获取更多信息
复制微信号
- 停止侵权
立即停止使用侵权商标、销毁侵权商品及工具。 - 赔偿损失
- 计算方式:按权利人实际损失、侵权人获利、商标许可使用费的倍数(1-5倍)确定;
- 惩罚性赔偿:对恶意侵权且情节严重的,可按上述数额的1-5倍加重赔偿;
- 法定赔偿:若损失或获利难以确定,法院可判决500万元以下赔偿。
- 消除影响
通过公开声明等方式消除对商标权人商誉的损害。
行政责任(《商标法》第60条)
由市场监管部门(原工商局)查处,措施包括:
- 责令停止侵权;
- 没收、销毁侵权商品及制造工具;
- 罚款:违法经营额5倍以下或25万元以下(无经营额或难以计算时)。
刑事责任(《刑法》第213-215条)
若侵权行为构成犯罪,可能面临:
- 假冒注册商标罪(《刑法》第213条)
- 未经许可使用相同商标,情节严重的,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,并处或单处罚金;
- 情节特别严重的,处3-10年有期徒刑,并处罚金。
- 销售假冒商品罪(《刑法》第214条)
销售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,按上述量刑标准处罚。 - 非法制造、销售注册商标标识罪(《刑法》第215条)
伪造、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,情节严重的,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;情节特别严重的,处3-10年有期徒刑。
关键提示
- “恶意侵权”(如重复侵权、规模较大)可能触发惩罚性赔偿或加重刑事责任。
- 举证责任:权利人需证明侵权事实,但法院可要求侵权人提供账簿资料(若其拒不提供,可参考权利人主张判定赔偿)。
- 维权途径:可通过行政投诉(市场监管部门)、民事诉讼或刑事报案(公安机关)主张权利。
建议商标权人及时固定证据(如公证购买侵权商品),并咨询专业律师制定维权策略。
以上是对“商标侵权需要承担的责任”的简单介绍,如果您有任何疑问,可以添加我们微信或者拨打电话:15321396264,免费咨询,专人1对1解答,北京壹点壹线咨询有限公司专业办理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、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、工商注册、知识产权等一站式企业服务平台,竭诚为您服务。